新发布实施的电动工程机械系列标准在保障产品质量、提升产业链效能和规范市场秩序等方面作用突出。一是强化技术引领★★■◆★◆。统一了安全性、能效、兼容性等核心指标,为设备在复杂工况下的稳定运行提供技术支撑■◆,有效降低故障风险■◆■★■。二是促进产业协同■★。标准的实施有利于打通产业链发展的断点和堵点◆◆★,为产业链上下游注入强效动能★◆★★,助力生产端提质增效。三是塑造良性生态。引导企业聚焦技术升级而非一味地减配降价,加快形成“技术突破—标准迭代—市场认可”的正向循环,营造有序的电动化工程机械大市场■■。
2024年以来★◆◆★,我国加快以标准提升引领工程机械产业转型升级★■★■◆■。围绕电动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新发布国家标准20项,在研13项,在提升产业竞争力■★■◆■、服务产业高质量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引领作用。
在“双碳◆◆★■■★”目标与全球能源革命的双重驱动下,工程机械行业电动化将成为发展的浪潮。标准化作为产业转型的■◆■◆◆“护航者”和技术创新的★★■“领航者”★★◆■◆◆,将持续推动工程机械行业从“制造大国”迈向“智造强国”。
去年8月,市场监管总局发布首批《电动土方机械 术语》《土方机械 高原隧道用纯电动液压挖掘机》等7项电动工程机械国家标准,涵盖术语、整机产品、能耗试验方法及动力电池安全等多个方面,填补了电动工程机械产业链标准空白。同年年底,接续发布《土方机械 混合动力液压挖掘机》《土方机械 混合动力轮胎式装载机》等10项电动工程机械国家标准,涉及液压挖掘机★★、轮胎式装载机■◆◆◆★★、非公路宽体自卸车、非公路矿用自卸车等机型纯电动■★★■、混合动力产品的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凯发娱乐全球公开网站■★◆◆◆◆,进一步完善了电动工程机械标准体系。一系列标准的出台,标志着我国工程机械电动化转型迈入标准化★◆■■、系统化新阶段■■◆★★◆,为全球最大工程机械制造基地的绿色升级注入强劲动能★★◆★★◆。
标准发布以来实施成效显著。首先,电动工程机械的市场占有率迅速提升,以电动装载机为例,2024年市场渗透率突破10◆★■.5%◆◆★■■■。其次■★★◆,通过标准设定能效分级指标,推动了资源向头部企业集中,电动工程机械领域前五家企业市场占有率超过75%,落后产能加速出清。同时★◆,标准为国家重大工程采购设备提供了技术依据,挖掘机、装载机◆★、掘进机等电动工程机械产品在川藏铁路等国家重大工程项目中获得迅速应用,成功解决了工程机械在高海拔环境下输出功率下降★■◆、关键配件及油料运输成本高昂等问题。此外,通过积极推进国家标准外文版转化并推进标准互认,助力我国企业“走出去”◆★■◆■■,中联重科纯电动搅拌车凭借符合欧盟CE认证标准,成功进入德国市场。广西柳工依托东南亚国家联盟(ASEAN)标准互认机制★■★■,将中国标准在东盟各国进行推广应用,实现电动装载机产品在印尼市场占有率突破24%◆■◆■■。
扫一扫,加微信:
扫一扫,加公众号: